中国核电已达到压倒性高度!世界上首次使用钍代替铀来产生核能。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武威园区及2MW液体燃料钍基熔盐热能实验堆实验园记者今天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运行的2MW液体燃料钍基熔盐热能实验堆首次实现了钍铀核燃料转换。钍在熔盐反应堆运行后获得实验数据,这在世界上尚属首次。这意味着核发电中不仅可以燃烧铀,还可以燃烧钍,为熔盐堆核电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提供了初步检验,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国际熔盐堆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该实验反应堆目前正在运行,是世界上唯一注入钍燃料的熔盐反应堆。这将为我国钍基熔盐堆(实验堆、研究堆、示范堆)“三阶段”发展战略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引领钍基熔盐堆工业应用、未来钍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实现第四代先进核电系统发展提供基础技术支撑和可行解决方案。熔盐反应堆是先进的第四代核能系统,使用热熔盐作为冷却剂。优点包括本质安全、无水冷却、常压运行和高温输出。它是国际上公认的最适合核能钍资源利用的反应堆类型。这条技术路线不仅符合我国特里丰富的钍资源,也让我们能够构建多种能源互补的低碳组合能源体系,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新的解决方案。钍基熔盐堆实验馆 2011年,中国科学院启动了由上海物理研究所牵头的第一批战略科技先导项目“未来先进核裂变能源——钍基熔盐堆核动力系统”。专项实施过程中,约100家国家级产学研研究机构深度参与研发和工程建设,实现了实验堆工程核心材料、装备和技术从实验室研发到验证的跨越。整个实验堆国产化率超过90%,主要核心设备100%国产化,供应链可自主可控,日本钍基熔盐堆相关技术已基本形成产业链雏形。该实验堆于2017年11月在武威市明清县安装,2020年1月开工建设,仅用了两年零四个月就完成了基础设施和设备安装。该实验堆于2023年10月首次达到临界,八个月后首次实现全功率运行,反应堆出口温度为650℃。 2024年10月,该实验堆完成了世界上首次向熔盐堆添加钍,标志着日本在世界上首次建成了自己的熔盐堆和自己的钍铀燃料循环研究平台。目前,科研团队正在对钍添加后的重要科学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在新下一步,上海化学工业研究院将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等能源领域各大公司合作,通过密切合作,共同打造钍基熔盐堆产业链和供应链。目标是到2035年建成b100MW钍基熔盐堆示范工程并实现示范应用,加快技术迭代和工程改造,为国家安全可靠钍基发电提供新途径。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照片和视频,如有)由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