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长安街延伸段西端,一片人工智能产业山区正在崛起。近日,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在北京市门斗沟区正式开业。这不仅是北京东西轴的“新一端”,也是北京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作为我国“人工智能第一城”,北京科学谋划、谋划建设走向“新”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关村人工智能科技园(京西)诞生了。该园区由中关村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门斗沟区政府、企业共同建设。目标是打造“人工智能场景创新最佳实践基地”,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据介绍,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的启动,是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园区将利用当地资源禀赋和政治优势,打造集技术研发、绩效转化、产业集聚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动能。“园区积极融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聚焦‘人工智能+’”。徐浩总裁表示:“目前,已有10余家涵盖‘AI+制造’、‘AI+能源’、‘AI+医疗’等核心领域的高科技企业成为首批落地的企业。在中关村(北京以西)立足。人工智能科技园。尚宇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该公司总经理刘兵表示:“‘人工智能+’的加号意味着各类应用的方向,园区为应用部署提供了大力支持。”为支持“人工智能+”,门头沟区经济信息化办公室印发了《门头沟区人工智能促进产业发展场景申请表及引导资金管理办法》。以精准政策工具和金融赋能为核心,对阶段性建设项目和阶段性创新项目分别给予200万元和50万元的支持。该政策的出台在中关村落地实施(将助推人工智能科技园(北京西)发展,有利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l 园区及周边智能化场景应用项目,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项目入驻园区。除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外,门斗沟区还依托三大算力、算法、数据平台,以及中关村人工智能科技园(京西)17万平方米的空间试点和研发支撑,为园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登记、数据录入、大型模型展示等指导咨询服务。徐浩介绍,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融合数字智能、低碳排放、产业现代化等要素,构建“孵化-加速-研发-转型-制造-办公”的完整产业链设计,充分满足企业各阶段的发展需求。特别是园区连接创新型国产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提供全面的700P规模“开箱即用”算力支撑,帮助企业实现从模型训练到场景验证、产品中试的全流程。闭环为区域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提供重要专业支撑。除了算力等基础设施的“硬件”外,还有政策服务等“软件”。园区附近,京西智谷大型示范生态服务站和北京算法注册服务中心已建成,推动人工智能与超高清数字视听(计算视听)、创新医药、制造等领域全面融合。园区还着力培育人工智能的“生态丛林”。情报及相关产业。园区与人工智能领域领先企业和部门联合推出“AI PARK生态热带森林人工智能合作伙伴计划”,形成涵盖“投资-计算-能源模型-云-场景”的完整生态服务功能。园区负责人介绍,按照西方人工智能逻辑,下一步,北京市和门斗沟区将继续推出以算力、数据、场景、资金、人力资源为核心的“五政策大礼包”,全力推动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人工智能园区。领先、国际一流的人工智能场景创新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