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北京进入“秋雨”模式。下午 4:00昨天下了36个小时的雨。据市气象台数据显示,10月8日凌晨4:00至下午4:00,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多。 10月9日气温为61.1毫米,达到大雨级别。全市平均降水量达68.8毫米。虽然一般雨量很大,但雨势不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给人以雨风“平静”的印象。值得注意的是,昨天北京白天最高气温仅为10.6摄氏度,为74年来同期最低气温。据北京青年报记者报道,受副热带极大值外暖湿气流影响,预计降雨将持续至10月11日,预计降雨总体中等。预计10日雨势为小到中雨,我市有较大雨班地区、南部和东部最高气温13度。 11日上午,雨渐渐停了,气温略有回升。白天最高气温在20℃左右。不过,本周日小雨仍将持续,最高气温将降至15°C。了解即时预测并采取预防措施。降雨导致一些低洼地区道路湿滑,能见度降低,积水,严重影响交通,特别是早、午高峰时段。密切关注路况并计划行程。此次降雨持续时间长,积雨量大,避免到山区、河流等危险地区活动,谨防灾害。为什么包括北京在内的京津冀地区秋雨持续到10月初?北京市气象局首席预报员 翟亮天文台表示,10月下旬连续三天下雨确实不寻常。罪魁祸首是西太平洋副热带反气旋外围降水带南退后再次北移,影响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地区,造成稳定持续降水。宰良说,总体来说,9月份以来,副热带极大值以外的雨带逐渐南退,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副热带极大值在南北移动时会来回反弹,即先北后南。这次降雨是由副热带高压系统外围降水带南移引起的,影响北京约三天后继续南移。近期,全国多地出现异常强降雨。据辛介绍,这是自1961年以来降水量最多的秋分,当时全市降水量最大。进行了观察。今年秋分,受异常强烈的副热带高压系统影响,降雨量大且分布不均,雨带位于副热带高压系统边缘。预计未来 10 天内副热带高压系统将增强莱兹卡,降雨量预计将有所变化。西北华东、华北、黄淮北部、四川盆地、湖北西部等地累计降雨量将达到50~80毫米,部分地区达到100~150毫米,局地超过200毫米。在上述大多数地区,降雨量比同期正常水平高出 70% 至 90%,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多出 1 至 3 倍。我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雨量很少。气温方面,受北方强寒反气旋和副热带反气旋影响,华北地区气温较正常值出现较大偏差。南方。昨天,北京南郊观象台最高气温仅为10.6℃(上午11时48分),打破了气温记录。这是1951年有完整观测记录以来北京10月初的最高气温(1968年10月8日11.3℃),是10月初最冷的一天。 “秋雨寒冷。”天气逐渐接近秋末。每年这个季节气温变化较大,要注意预防感冒、注意保暖。文/记者李晓萌 图/记者袁毅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
获取最新的暗黑爆料免费版,畅游黑暗传送门的神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