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街门新闻编辑赵萌|刘海川 “领证后,还可以领红包吗?”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办理结婚登记的一对新婚夫妇,收到了政府颁发的1000元结婚证。虽然钱不多,但很多人在网上分享这份喜悦。这并非特例。 2025年初以来,旨在提高生育率的创新生育支持措施在全国各地秘密实施。从浙江的结婚券,到山西的现金红包,再到广州村民组织发放的“20万元婚生大礼包”,各地政府正在将生育支持政策的重点转向婚姻阶段。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捐钱是为了鼓励婚姻。图为如何领取结婚证示意图。人口专家普遍认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全民婚姻、全民教育”的社会,大多数生育行为发生在婚姻内。因此,鼓励结婚对于抵消结婚数量下降、提高出生率有一定作用。不过,学者也指出,从长远来看,育龄妇女数量大幅下降是结婚率下降的根本原因。因此,生育支持策略有必要系统地考虑所有因素。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初婚人数仅为917.23万对,比2013年高峰时的2385.96万对减少60%以上。登记结婚人数也从2013年的1346.9万对减少到2024年的610.6万对。引人注目。来自各个圈子。生活。在浙江省,鼓励婚姻的政策创造了“省级关系”。开始奥克托5月28日起,宁波市将为新登记的新人发放1000元消费券,可用于婚宴、拍照、旅游等费用。杭州的类似政策覆盖整个下半年。绍兴市柯桥区、金华市浦江县也相继推出价值800至1000元的“结婚礼”消费券。 11月6日,宁波市钦州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街头新闻,当地的结婚证政策将持续到年底。最近很多人都在办理结婚登记,所以至少要提前两天预约。当天的预订现已完成。这个政策会持续到今年年底,但明年有可能继续吗?这取决于具体情况。在山西省吕梁市,政治更为直接。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el符合条件的新婚夫妇在登记柜台即可领取1500元现金红包。这笔钱不需要索要,就地发放,因此在当地被称为“最实用的祝福”。鼓励力度较大的地区为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龙归街道南岭村。 2025年初,该村宣布将提供最高20万元的奖励,其中对在村登记的青少年初婚最高8万元,对生育者最高12万元。这一金额目前创下了当地公开报道的婚姻和生育付款的记录。结婚+生育,广州南岭村主奖20万元(图/白云传媒)南岭村党委委员何嘉敏告诉解放通讯社,村里实行结婚补贴政策的原因是,适龄年轻人仍然有结婚补贴。我们几乎没有结婚的愿望。据统计,前三年,村里每年登记的新人只有10对左右,三年结婚总数也只有30对。这种现象主要是受到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量大、经济压力和村里社区层面的结婚意识等多重因素影响。这一困境必须通过激励政策将支持从出生阶段转移到婚姻阶段来解决。 “除非结婚,否则没有人有孩子。”该政策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采取村、社区双重补贴模式。首次登记为南岭统一合作联社股东会员的夫妇,将获得村级奖励4万元,社区级再配套4万元。首次夫妻共可获得8万元补贴。为保障婚姻稳定,政策明确要求夫妻结婚满一年,补贴预计最早于2025年1月开始发放。虽然补贴尚未正式发放,但这是政策激励效应首次显现。”何家敏说。 2024年上半年,登记结婚的村适龄人口将达到10人,下半年结婚人数通常会增加。与往年相比,预计今年的注册数量将大幅增加。从村民的评价和当地领导的走访来看,他表示,补贴政策影响了一些年轻人的经济,有效缓解了经济压力,同时传达了支持婚姻家庭的方向。结婚的消息陆续传到了很多村民的耳中。结婚礼物只是以此为起点,不少企业正在尝试打造从结婚到生育、育儿、教育的全链条支撑体系。在南岭村,当地的保障政策不仅涵盖婚姻,还涵盖生育、重病、死亡等多种场景,形成了保障体系。全面解体,对不孕不育友善。除了结婚红包外,吕梁市还为第一胎2000元、第二胎5000元、第三胎8000元提供补贴。 2025年,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托儿补贴,每个3岁以下儿童每年补贴3600元。许多地区正在将婚假延长至18天、25天甚至30天。同时,婚姻登记也将更加便捷。 2025年5月10日新《婚姻登记条例》施行后,全国范围内结婚登记已成为现实,再也不用急于求婚了。持有户籍。婚姻登记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开放(图/瑞安新闻中心)。然而,人口界提醒我们,结婚登记数量正在减少。除了结婚、生子愿望、经济压力等主观因素外,育龄妇女数量的结构性下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客观前提。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出生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出生人数逐渐下降。经过20多年的人口代际变化,这种趋势也延续到了婚姻和生育阶段。如今,大多数适婚年龄的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一代或少子化家庭的后代。其自身人口规模比上一代要小。这一点,以及一些人推迟结婚或选择根本不结婚的事实,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呃导致结婚登记数量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与2010年相比,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人数减少5749万人,年均减少575万人。与此同时,过去10年,20岁至29岁最佳生育年龄的女性数量减少了3463万人,平均每年减少346万人。育龄人口结婚生育人数快速下降与婚姻登记持续下降有直接关系。由于育龄妇女数量不断减少,婚姻补贴等政策的运用范围客观上受到限制。随着育龄妇女数量持续下降,任何单一政策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结婚登记下降的长期趋势。因此,我们认为生育支持需要更加系统化、全面化采取重大措施进行结构性改革,重点解决影响结婚生子意愿的多重问题。
特别提示:以上内容(包括图片、视频,如有)由自有媒体平台“网易账号”用户上传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注: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和视频,如有)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